125LCB-350x2型羥胺供料泵故障分析及處理|最新資料
摘要:本文對125 LCB-350x2型羥胺供料泵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故障進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取得了好的效果 關鍵詞 泵 故障分析 改進
一:引言 胺供料泵是HPO法制己內酰胺生產工藝中的主要設備之一,運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廠在擴能改造中新增加的羥胺供料泵是國內研制的雙級離心泵,其型號為125LCB-350X2。其輸送的介質為域機工藝液,其組成見表一。泵的進口壓力為常壓,出口壓力為4.0Mpa,流量為70-85 m3/h,介質密度為1219Kg/m3。泵的轉速為2980rpm,工作溫度為70℃,電機功率160KW。
其結構特點為:為減小泵的體積和軸向力,兩級葉輪采用面對面安裝;第一級葉輪與軸臺接觸,在軸上定位。第二級葉輪用中間襯套相隔,襯套與葉輪以四氟墊密封;高壓端軸承為2只SKF7309軸承,采用背靠背安裝以增加剛度,低壓端采用1只6309軸承,軸向力由高壓端的2只軸承承擔,為防止軸承工作時溫升過高,軸承箱用水冷卻;高壓端的軸承為定位軸承;軸封選用單彈簧部分平衡型機械密封,機械密封裝在軸套上。軸套與葉輪配合端外圓當葉輪口環使用,葉輪與軸套間用四氟墊密封,墊子和軸套簡圖見圖(2)和圖(3);密封墊子的鎖緊力靠一、二級葉輪外側厚度為10mm的鎖緊螺母提供;允許的軸向竄量為0.1mm---0.2mm。其相關的配合間隙如下:中間襯套與泵殼的口環間隙為0.3mm;兩級葉輪的口環間隙為0.6mm。 泵在1999年12月投入運行時,經常發生過載跳車和高壓端漏料,影響系統的穩定運行,拆檢發現低壓端軸承保持架損壞,中間襯套與泵殼上的口環磨損嚴重,高壓端泵軸與軸套之間有物料滲入的痕跡。
二:原因分析 A:高壓端軸套密封墊的鎖緊螺母鎖緊力不足、防松結構不理想,導致物料易從軸與軸套間泄漏 在安裝泵時以低壓端的葉輪定位,將低壓端的葉輪螺母緊到位后才能緊高壓端以保證葉輪無相對軸向竄量,這樣兩只葉輪的共4只密封墊子實際上低壓端的螺母僅封死1只也就是低壓端葉輪背部墊子,另3只密封墊子全靠高壓端的鎖緊螺母緊固而造成鎖緊力不足;螺母的防松是靠止退墊圈來實現的,我們認為此種防松結構在重載高速情況下使用的效果不好,每開停一次都會有所松動,實際情況是采用此結構每停一次都要對鎖緊螺母再次進行緊固。否則,啟動后就會出現漏料。 B:選用的機械密封在結構上有商討之處 動環背部的“O”形圈與軸套的輔助密封結構在高壓差情況下易發生漏料。推環2是平面圓環,此種輔助密封結構在高壓差存在以上缺點[1]:一是“O”形圈易被擠入軸套和動環之間縫隙中;二是彈簧力經推環直接作用在動環上,當工作壓力有波動時,推環推動動環作補償移動時“O”形圈與動環接觸點和“O”形圈與軸套的接觸點無法做到同步移動容易造成漏料。 C:低壓端的軸承選用有商討之處 低壓端軸承選用的是能承擔一定軸向力的6309深槽球軸承,我們認為6309軸承在泵軸因受熱伸長時內外圈不能做到同步移動。當泵正常工作時,泵軸有近50℃的溫升,泵軸和泵殼因受熱會軸向伸長,由于泵軸和泵殼選用材料不同兩者受熱伸長不可能做到同步同等大小,當伸長的差值大于軸承箱軸向預留的間隙時,就會受到低壓端軸承的阻當而不能自由伸長,當低壓端的軸承承擔的軸向力超過軸承的承受極限后會導致低壓端軸承的保持架壞,軸與中間襯套的口環單邊間隙僅為0.15mm,軸承保持架壞導致中間襯套與泵殼上的口環相磨而引起泵的過載跳車。 泵在安裝時軸的軸向允許竄量僅為0.1mm--0.2mm,而目前國內泵一般此種情況下預留的軸向間隙在0.5mm左右。
|